【AT】一场关于建筑人与媒体人的对话:媒体的力量——让建筑更美好
2019年值建国70周年,70年来,中国建筑设计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温故而知新,通过回顾以往的建设成就,探讨当下建筑创作,共同展望未来中国建筑发展方向。
4月12-13日,由多家媒体发起主办的《媒体的力量——让建筑更美好》活动以建筑设计的名义纪念建国70周年,同期举办学术论坛、摄影沙龙、摄影展等丰富内容,旨在用媒体的视角,通过媒体与建筑师交流的方式,用多种成果与形式表达建筑学人纪念建国70周年的心声。活动在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举办,来自全国各地40多名知名建筑师、媒体人及参加了本次活动。
2019年4月12日下午,《建筑的力量》学术论坛正式开始。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郭卫兵致欢迎词。论坛上半场由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徐锋主持。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郭卫兵致欢迎词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徐锋主持论坛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从岭南地区的地域特征入手,以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肇庆新区体育中心、横琴保利中心为例,从概念与形体到功能与结构,具体阐释在建筑创作实践中,如何营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对话、对地域气质的彰显、以及对气候的适应性。在集约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对建筑在地性和创新性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元超提出在新时期建筑不仅表现在建筑自身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的规划理念和人在空间中的活动和行为。建筑师与规划师合体,将城市生活与城市公共空间相结合,引领未来的城市发展。以西安幸福林带、大西安中央商务区起步区、西安市民中心为例,具体讲解了在创作中,建筑师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回应、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事长、总建筑师刘恩芳则以女建筑师对城市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提出城市的可持续性呈现在丰富的城市公共生活中,在城市设计中,要建立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的关系,营造共享的城市空间,为人们提供感知城市的场所。并以上海北外滩联通城市设计、国际丽都共享性社区、新余文化中心、上海虹桥低碳商务核心区(一期)立体步行系统等为例,讲解“共享的城市”这一概念,阐释对新时期城市设计的思考,以“共享的日常”去彰显建筑和设计的力量。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桂学文首先提出,建筑除了功能作用,还有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作用,建筑应该给人以愉悦和美的享受,以及诗意的感受。进而分享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两个实例。在创作中,运用建筑融入环境这一规划策略和设计手法,体现建筑的显与隐:将建筑隐于山体环境之内,与自然和谐统一,与环境融为一体,同时彰显建筑塑造的空间场所精神与地域文化。
论坛下半场由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孙兆杰主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宋晔皓教授将深度的研究融入建筑设计思路,分享了在岳阳县三中风雨操场设计建造过程中的研究与创作。基于项目所处的地域环境、气候特征、资金情况等现实条件,辩证思考建筑舒适度与实施技术所需代价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设计思路。通过适宜技术、建筑材料、空间形式等方式,实现空间的舒适性,营造少成本、多乐趣的可持续建筑。
东南大学、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薄宏涛以《让土地换一种活法——城市更新的功能》为题,展示了北京从1919年到2000年间城市地图肌理的发展,从中引出,北京首钢石景山厂区在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之下,所面临的更新改造需要,通过规划师、建筑师等各种力量的推动,使这片土地涅槃重生,迸发新的活力。讲解了首钢石景山厂区,改造更新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并注入首钢博物馆功能的过程。具体讲解了三号高炉改造首钢博物馆这一项目的设计建造及施工,并展示了改造后,社会以更多的目光投注在这片曾经萧瑟的土地上,这就是建筑的力量。
《媒体的力量——让建筑更美好》学术沙龙
2019年4月13日上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主持《媒体的力量——让建筑更美好》学术沙龙。张宇大师指出学术沙龙举办三届以来,为建筑师与建筑媒体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媒体对建筑师的成长、优秀作品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希望媒体与建筑师深入交流,在我国勘察设计优秀作品的宣传上进一步加强,更好地展示中国建筑创作取得的成就。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建筑摄影家张广源主持《方寸之间》摄影讲评,用诗意的语言、从专业的角度——作品传达出的意境、故事、场景,以及照片的构成、色彩、光影等几个方面,对入围摄影作品进行讲评。最后,以“共享美好”点题,总结此次摄影大赛。
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建筑评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两刊总编金磊以《四十周年——真实的建筑时代记忆》为题,介绍了《中国建筑历程1978——2018》这本书的策划和出版,强调“媒体的力量”在建筑传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作品、城市、人物、图书、事件评论五个篇章为架构,梳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
接下来建筑师与媒体人就 “各媒体单位对设计改革的相关建议与思考”、“建筑媒体如何更好地宣传中国优秀建筑设计,引导当下建筑创作方向”、“新媒体传播的引导与模式研究”、“如何提高传播中国建筑师设计理念的深度与广度”等议题,展开讨论。
《建筑技艺》 主编魏星(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学者、专栏作家、ADA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人黄元炤(右)
《华中建筑》主编、中南建筑设计院法务部部长俞红(左),《华建筑》主编 董艺(右)
龙焱杯《方寸之间》建筑摄影作品展
由《建筑技艺》杂志社主办、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龙焱杯《方寸之间》建筑摄影作品展开幕,入围作品在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SPACE展厅展出,并举办颁奖仪式。本次展出作品从多种视角,以建筑为主要表现对象,具有较高的摄影创作水平,展示了建筑师及相关群体对社会、自然、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感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建筑摄影家张广源主持开幕式
龙焱杯《方寸之间》建筑摄影作品展部分嘉宾合影
人间四月天,美丽的正定古城,和煦明媚,春意正浓。源远流长的历史,给古城留下了瑰玮灿烂、风格独特的文化名胜古迹,“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无不诉说着这座古城的风云历史。八十多年前,梁思成和林徽因正是在这里,揭开了无数中国传统建筑的美丽面纱。
与会专家们来到古城正定,“重走梁林之路”,考察古建筑,探寻那些掩藏在千年历史中的故事,在实地参访中加深对河北本土文化的了解。专家们更加表达了,对梁林先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保护中国传统建筑而南北奔走艰辛考察的敬佩之情。
每年一次在河北院举办的《媒体的力量——让建筑更美好》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本次活动内容更丰富,与会的嘉宾更多。大家在收获了众多的专业知识外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纷纷表示希望将石家庄作为活动的永久会址,每年都来交流聚会。期待来年再相聚!
活动主办:
《建筑技艺》杂志社
《华建筑》杂志社
《云南建筑》杂志社
《建筑评论》杂志社
《建筑设计管理》杂志社
《华中建筑》杂志社
《建筑志》数字媒体
活动承办: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河北省勘察设计咨询协会建筑专业委员会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光辉城市的VR软件云平台Mars,新增企业专属云,多人异地联机汇报功能,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关于《建筑技艺》 /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307926062@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建筑技艺微信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 重要启事 /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欢迎关注建筑幕墙微信